書 名:我是被老師教壞的
作 者:吳祥輝
出版社:圓神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台灣的教育一直是「賣方市場」,而非「買方市場」。用社會文明進化,消費者權益不再任由供應方宰制的角度來看,學校是台灣最落伍的地方…。
老師為什麼不能「頂撞」?老師一個成年人,為什麼沒有能力承受一個孩子「頂撞」?老師為什麼會被「頂撞」?我看過「師必自侮,而後生侮之」的往事,比學生找老師碴的多太多。
高雅的說:「吾愛吾師,吾更愛真理。(亞里斯多德)」最實在地說:老師的言教或身教,不是用來磨練孩子的「忍耐程度」。老師必須忍耐孩子的不成熟,孩子卻沒有忍受老師的義務。…偏偏學校裡最經常訴諸「肢體暴力」和「語言暴力」的都是師長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書中的反向思考及教育批判針針見血,令人耳目一新。以古人來說,孟母三遷是為作育英才,然而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則是「職業歧視」。所謂行行出狀元,難道屠夫、道士就不能安身立命嗎?非得做大官才能出人頭地嗎?如果學生的家長剛好是屠夫或是道士的時候,叫學生該如何是好呢?這種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」的思考模式,應該立刻從學校消失。
「我是被老師教壞的」,乍聽這句話也許有些偏激,但是仔細推敲後發現,的確如此。學校老師一直都是以禁止,甚至是權威的態度跟你說這個不能做,那個不能做,在整個高壓、封閉的教學制度下,不知抹煞了多少學生的創意,摧毀了多少年輕學子的自尊。為何不能學習大禹治水的方式,採用疏導的方式教導學生,而要採用鯀(大禹的老爸)的方式圍堵學生呢?
大舌頭韓愈說:「師者,所以傳道、授業、解惑也。」然而做到了傳道、授業、解惑就算是好老師嗎?就個人的眼光而言,學校的老師充其量只不過是多讀點書的學者而己,並非是樣樣值得學習的聖人。學校有好老師,當然一定也有壞老師,不可能每個老師都是才德兼備的,所以孔子說:「與惡人居,如入鮑魚之肆,久而不聞其臭,亦與之化矣。」你的孩子成天跟著一個爛ㄎㄚ,怎麼可能不變爛咧?
再者,用課業成績來衡量一個學生的優劣,實在是一件非常不智的事,如果學生考試不及格,那是代表學生不用功?還是老師不會教呢?應該被當掉的到底是老師還是學生?更或者是教育體制?有多少品性端醇的學生因為成績不佳被放棄,難道這些學生就註定應該是教育體制下的砲灰嗎?
德為五育之首,各人以為品德教育要比學業成績重要數百倍,即使考零分也不能做弊。然而依目前的升學主義看來,德育成了若有似無的傳說,不但學生缺乏,老師更是負成長,這叫莘莘學子如何賴以唯生。
終身之計,莫如樹人,如果今日栽種的樹苗沒長好,如何期待明日大樹可以亮直通天。因此,除了培育樹苗的園丁需要仔細挑選,更要依照樹苗種類、季節、氣候適時的調整栽種的方式,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…。
- Oct 09 Thu 2008 00:17
新書推薦----我是被老師教壞的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